在世界,農業用水中國是大戶,水肥一體機出現之前,農業用水量約占經濟社會用水總量的62%,部分地區高達90%以上,而研究表明,這些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極低,水資源浪費嚴重,同時水資源短缺也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一重要問題。
因此, 近年來各地大力發展農業節水、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水肥一體機控制灌溉施肥,增加高效農田灌溉面積,有利于在農業用水量基本穩定的同時擴大灌溉面積、提高灌溉效率。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少、水資源匱乏、能源自供不足,資源約束日益趨緊,但目前大水漫灌、過量施肥等粗放生產方式,造成了我國水、肥料利用率明顯低于農業發達國家,還帶來土壤板結、酸化等一系列問題。水肥資源約束已經成為威脅糧食安全、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作為破解以上難題的綜合配套措施,水肥一體化技術將灌溉和施肥融合到一起,具有明顯的資源節約、自動高效的優勢,從而被譽為現代農業的“一號技術”
滴灌、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目前比較有效的節水灌溉方式。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將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一滴一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作物根區土壤中的灌水方法。
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比較先進的精量灌溉、準確施肥技術之一。它利用滴灌設施以Z經濟有效的方式供給作物所需的水分、養分,并使其限定在作物有效根域范圍內,實現對供給的水分和養分及作物個體和群體的有效調控,旨在作物的不同生育階段將所需的不同養分和水分多次小量供給,肥水均勻浸潤在特定區域的耕層內,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達到節水節肥、高產高效的目的。該技術源于以色列,已在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我國傳統的作物施肥除肥料底施外,田間追肥多以地面撒施為主,勞動強度比較大而且量上不太好控制,肥料的實際利用率只有30%左右,肥料的滲透、揮發嚴重,既造成了生產資料的極大浪費,又污染了水源,博云農業研發的水肥一體機,可以借助灌溉管道壓力系統,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按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種類的需肥規律和特點,配兌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過管道和滴頭形成滴灌、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育生長區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終保持疏松和適宜的含水量,同時根據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點、土壤環境和養分含量狀況。作物不同生長期需水,需肥規律情況進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設計,把水分、養分定時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
現代農業種植中,隨著類似滴灌水肥一體化產品的應用,通過水與肥的合理配置,減少了農業灌溉、施肥的步驟,不需要單獨花時間灌溉,也不需要單獨去施肥,合二為一的方式大大減少了工作量,并且通過利用壓力自動的灌溉施肥,免去人工挖溝灌水施肥,不僅省力也節約了部分時間。從節約成本方面來考慮,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促進了生產效率的大大提高。由于傳統的灌溉方式會在地頭浪費大量的水,而水肥一體技術避免了這一浪費,進而壓制雜草的生長,避免了農民花費大量時間除草,也對農藥的投入大大減少。
滴灌水肥一體化,即水肥耦合,是指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據作物需肥需水規律把灌溉水與肥料通過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通過智能水肥一體機打入灌溉主管道,再由鋪設在田間的滴灌帶、滴頭等緩慢均勻的送至作物根部,使作物主要生長發育區域內的土壤始終保持合適的疏松度和適宜的含水量,并根據不同的農作物的需肥特點,土壤環境和養分含量狀況等進行不同生育期的需肥配比,把水分、養分定時定量,混合均勻的提供給農作物,省水省肥,提升產品品質、增產增收。